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洋留守”儿童对于国外生活具有强烈的猎奇的心理。这样的期盼有时会延伸成为对海外生活环境的憧憬、幻想,甚至迷失自我。就这样,一些孩子的内心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难以“落地”,只能在焦虑的等待中度过童年。
恶性事件;2009年9月5日晚,连江县琯头镇壶江村15岁的少年张彬(化名)与本村一名7岁的陈姓儿童发生矛盾,并被陈姓儿童的叔叔言语教训了一番。张彬怀恨在心,伙同另一名15岁少年林申(化名,2008年的下学期缀学在家),当晚通过网络联系到附近的朋友带人来报复。2009年9月6日下午,张彬和林申等9人与陈姓儿童叔叔以及他的朋友不期而遇,双方发生争吵并激烈互殴。林申因手持一把长45厘米的刀具而被对方重点围殴而受伤严重。林申是一名洋留守孩,他的爸爸在美国纽约打工4年了,已经取得了美国绿卡,现在只有他和他妈妈还留在国内。而“好兄弟”张彬也是一位洋留守孩,张彬的爸爸长年在国外跑船运。参与这起械斗的洋留守孩一共有4人。
处理;办案民警表示:孩子们为了这么一点小纠纷竟然与大人动起刀子来,其动机不同寻常。但毕竟是未成年人,案件处理一般是侧重于双方调解。类似的案件在当地并不少见,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社会问题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