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措施;清凉权中国除青藏高原外,其他地区都出现过高温天气,保障高温下劳动者“清凉权”越发重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等人认为,在现有阶段,要让高温下劳动者工作环境根本改善,不可能立竿见影,但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降低维权成本,努力为高温下的劳动者打造一个权益有保障的清凉世界。
与其让户外劳动者领着不多的补贴、冒着健康风险在烈日高温下工作,不如在管理方式、作业时间方面更加人性化和灵活,采取更有力措施保障高温下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孙智俊说,要推动“清凉权”进一步落实到劳动合同中,使劳动者依法维权有直接依据。还应发挥工会等组织作用,进一步破解劳动者个体与相对强势的单位协商能力不对等的问题。
部分干部、学者认为,保障高温下的劳动者权益,不仅用人单位应负起主体责任,政府也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上一份清凉。江西省南昌市政府近两年引导临街店铺积极参与建起500个“清凉驿站”,以便于散布各处的“城市美容师”环卫工就近休憩、纳凉。他们表示:“在清凉驿站,我们身上凉凉的,心里热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