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基础;近代国家关于公民投票的理论基础是卢梭的“主权在民”的理论。真正支持公民投票的一个主要理由也就是可以取得最大的民主正当性,它能真正体现大多数人的民意。直接民主程序的采取使人民有机会无需代表即可把自己的意志表达出来,这就使得公民投票更能代表人民的意见。因此基于这种高度的民主正当性,即使认为某些事务可以由政府决定也不能反对把它提交给全体公民通过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卢梭的理论为公民投票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根据孔多塞定理,假设某一集体的成员在两个方案中进行正确选择的概率平均高于二分之一,那么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无限趋近于一。但是,假设成员进行正确选择的概率平均低于二分之一,那么随着人数的增加,该集体进行正确选择的概率将趋近于零。所以民主不仅仅是一个少数服从多数的问题,为了使最后的结果尽可能的趋于理性,需要向人民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参与讨论的机会,尽量减少政党或其他组织组织而歪曲民意。
典型事件;意大利全民公决是否建核电站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现严重核泄漏事故,意大利随后就是否停止使用核能举行了一次全民公投,结果大部分民众支持“废核”,从那以后的意大利的土地上就再没有出现过核电站。
冰岛全民公决 否决英国和荷兰赔偿议案
2010年3月6日,冰岛举行全民公决否决了赔偿英国和荷兰储户损失的议案。据公决结果显示,全民公决以压倒性优势否决了政府的新议案,即为破产的冰岛国民银行网上分行偿还英国和荷兰两国储户债务的议案。
希腊取消全民公决 总理背负信任大考
2011年10月31日,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宣布,希腊将就欧盟最新救援方案举行全民公决,并在议会举行信任投票。这一提议令全球震动,法国、德国、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领导人紧急会晤后决定,暂停向希腊提供第六批救援款。迫于压力, 希腊于2011年11月4日宣布决定取消就欧洲联盟新救援方案全民公决的决定。
爱尔兰将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接受欧盟新的政府间“财政契约”
2012年2月28日,爱尔兰总理肯尼宣布,爱尔兰将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接受欧盟新的政府间“财政契约”。 肯尼在议会下院发表讲话时欧盟“财政契约”获得通过非常有信心。爱尔兰曾两度在全民公投中投票否决过欧盟条约。
叙利亚就新宪法草案举行为期两天的全民公投
2012年2月26日上午7时,叙利亚开始就新宪法草案举行为期两天的全民公投,超过1400万合法选民可前往1.4万个投票站投票。新宪法草案由29人组成的委员会制定,在现行宪法上做出诸多重大调整,如修改选举制度和设限总统任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