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科学家认为球状闪电的形成是由于其中一些离子会聚集在玻璃窗等没有传导性的物体外表。这种离子越积越多,并产生能够穿透玻璃的电场。电场产生的自由电子足以让玻璃窗内的空气分子失去一些电子,并释放出光子,产生发光的球状结构。大约三分之一的球状闪电结束后会听到一声巨响。这可能是因为电场一般会加热空气,使它变得越来越热,最终气体发生爆炸,产生巨大的声响。
2014年1月,中国研究人员首次使用光谱仪拍摄到球状闪电,这项研究详细内容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物理学评论快报》上。证实了球状闪电的真实存在性,并提供球状闪电如何存在的重要线索。